0 人签到
查看: 1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束的定义与理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主题

70

帖子

3764

积分

武林盟主

Rank: 5Rank: 5

积分
37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9: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介% k9 L" \  s- A0 I3 G% o
前轮前束是指前轮前端面与后端面在汽车横向方向的距离差,也可指车身前进方向与前轮平面之间的夹角,此时也称前束角。图2 前束角
3 _5 M1 M% s9 }8 V# ~
8 }0 h% F2 F# s) A" _# S
6 y% ~: w/ H5 {( f2 i# H  k( w
基本作用7 V' H, o# @- Y7 v0 O
     为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应使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作用,即当转向轮在偶然遇到外力(如碰到石块)作用发生偏转时,在外力消失后能立即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这种回正作用是由转向轮的定位参数来保证实现的。$ g; {$ M% x+ z8 p3 ]7 F4 @+ {& i

' s3 ]5 V$ v4 Z6 m7 E8 j# w! m3 T
     由于前轮外倾,会使左右轮经常作用着方向相反的与外倾角相对应的侧倾推力,使轮胎磨损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消除这个侧倾推力。消除的办法,是在安装车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两者的距离之差即为前轮前束。这样汽车在直行时左右轮就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和反的初始侧偏角。当然,这个初始侧偏角也会在左右轮胎印迹上造成方向相反的相应侧向力。
0 h% R2 C  N9 ?  }) \      适当选择前束角,可使前束引起的侧向力与车轮外倾引起的侧倾推力相互抵消.从而避免了额外的轮胎磨耗和动力的消耗。因此通常可以说,前束角是因外倾角的需要存在的。. F8 e7 {/ {$ ?: R. e; o
      前束影响直线行驶和转向行驶,对于前轮驱动的车辆,它可以补偿运动轨迹上合成弹性运动的变化。对于标准驱动形式的车辆,前束约为5′~20′。对于前轮驱动者(FDW),前束可达20′(为补偿驱动力)。
4 U: |$ V0 C/ k, f' {9 w$ A
      车轮上跳及回弹的前束变化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前束变化是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侧倾时的前倾变化也称为侧倾转向。
, @: C' a7 ]2 c对前轮来说,上跳时设计值多为0°至弱负前束变化值。设计值取在0°附近是为了控制直线时由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前束变化,确保良好的直线稳定性。另外,取弱负前束变化是使车辆具有弱不足转向特性的有效手段,以确保在车载质量发生变化而引起车高变化时,也能保持不足转向状态。因此,与上跳行程相对应的前束变化最好呈直线,但有时根据悬架系统、转向系统的形式及配置方式会呈曲线变化。/ u! S8 R  j" K# m
        对后轮来说,为保证不足转向,多数设计为上跳时呈弱正前束变化。但由于过度上跳时的正前束特性会引起车辆偏摆和侧倾频率响应特性的共振,故应加以控制。( d1 T2 e& Y+ j4 {; y& y
2 ]+ B+ o8 ?5 g$ u( P0 T5 A% n
. r. B7 Y" h' Y, H; T1 q

精品文章,谢谢作者!

¥ 打赏支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6797-500
售后服务热线
400-6797-5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