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签到
查看: 38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养父母尊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主题

16

帖子

248

积分

登堂入室

Rank: 2

积分
2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0 14:0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圣严法师: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 \% ?$ Q. J; ^1 Y: L
# I! I8 `$ P2 D 2018/4/29 5:36:00    热度:1528    下载DOC文档    , o5 e! X# x; U+ h$ K* V8 w  L. _! ]

! m9 m9 L3 g+ h" J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
0 b1 T6 K- i" [9 B/ s8 H* w% S( g/ c( o/ C9 z. k0 R
  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长的以无量数的阿僧祇劫计算──过去阿僧祇劫、现在阿僧祇劫、未来阿僧祇劫,比如说:众生发心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其次以大劫计算,例如说: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再次,以生命的生死计算,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最少以秒乃至于比瞬间还要短的刹那计算,前刹那、现刹那、未来刹那。一切众生,如果不出生死,就在无穷的三世之中,无尽的时间里边,一直循环延续下去。如果仅仅把前生、现生、未来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狭隘了。) g9 D$ ]/ ~4 K& F8 h

  F( k/ I4 I7 P6 M8 \( t& f  人既知有现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无尽的三世因果;不过问题在于今生的三世因果,是凭记忆力──所谓经验而能相信、接受的,对于隔生或生前与死后的因果关系及事实,因为已出乎用脑细胞记忆的范围,所以,难以接受和相信。因此要求诉于鬼神和神通的帮助,等到亲见了过去和未来的生命现象,才能真正地笃信不疑。
+ ~0 \% R! D6 u3 d9 g% i& K- S* C& j3 ]
  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是有的,但极其有限;纵然能够使人知道过去世或未来世,也是极其短近的时间范围,不可能使人知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既然如此,那依旧不能使你相信最初是什么,最后是什么,是有,还是没有,怀疑三世因果的问号依然存在。( H9 p% j$ n: G; o5 w/ u) N

! I% h, |, C* `0 z, n/ M4 a0 d4 P  佛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用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来告诉你过去和未来,而是要你知道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现在的今生就是未来的过去;现在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现在;现在的过去,就是过去的现在。因此,只要你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现象。否则追求、追问、探知过去和未来,除了增加现在的困扰和浪费现在的时间之外,别无益处,既对于现在无补,对未来也无益。0 x1 O1 q2 G2 P& D- Q8 l

( K9 G9 d2 h7 \" h5 b/ N8 [  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 D; u- U. r& ~/ e' {. }$ x# Q; W. d' ?; L0 |. d
  有些人因为不能见到过去和未来,所以不能相信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其实,如果没有见到的就不能相信或不能接受的话,那即使在现生之中,也有许多不能相信和不能接受的事了。例如:民族的历史、宗族的族谱、家族的家谱,所记载先民和祖先的事迹,有谁亲眼见到的?曾经见过曾祖父或高曾祖父的人,就很少了,但总不能因此否定祖先的存在吧?所以,肉体生命的遗传,是来自列祖、列宗,亦能传之于子孙万代,这就是肉体的三世因果。. y3 A- z# b& w# k, ^4 J

; ~. F1 S% X( A8 B5 Y/ D: _* @* n  而今生之前,必然有无始的源头和未来的去向,物质的肉体之外,必有灵魂、精神或佛教所说的神识的迁流。然而,以唯物论的立场,人死如灯灭,除物质外,没有精神;这样的论调对于人类而言,容易养成不需为自身行为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演变成残杀、斗争,为达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去牺牲他人的利益,或牺牲其他集团以及其他族类的生命和财产。所以,为了对于个人的未来有所寄托,并指出方向和努力的前程,相信有神识的三世因果,是最安全的。而全体人类若都能接受神识的三世因果,便可完成互敬、互助、互谅、彼此共存共荣,而不相互伤害的生存环境。否则的话,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善恶不分,利害互见,便会造成将来世界的动荡与不安。
( w  s2 }1 Q2 ^) \( j- f# M. k1 r: Z
4 Y- R8 q% I, O( W  (来源:《学佛群疑》 作者:圣严法师)" Q  e. i* N- I1 w$ O, {' s2 _; m

) T1 H: |) Y+ x / S9 F& _5 }( E5 l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8 h! Z8 H) U/ f4 K' O
# \# G7 L8 ~% ?5 t( [& u
5 q2 s0 o4 j' A; }- ^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6797-500
售后服务热线
400-6797-5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