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菁英会
标题: 四轮定位角度与车辆行驶故障 [打印本页]
作者: 13113042010 时间: 2016-6-19 17:18
标题: 四轮定位角度与车辆行驶故障
四轮定位角度与车辆行驶故障
五、四轮定位不良引起的行驶毛病
1. 轮胎气压和轮胎胎面磨损
4 y4 H f. s3 r不均匀的轮胎磨损表示轮胎、转向装置或悬架等某些方面出了故障。轮胎不规则磨损和磨损过快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不适当的充气压力、未定期进行轮胎换位、驾驶习惯不当或原来的四轮定位不正确等。轮胎检查应包括4个步骤:
/ }! `7 e" O q! n% g# L, ~(1)充气压力检查 % Q0 h8 Z9 B" \3 s8 c
维修人员应根据厂家所建议的标准压力,对轮胎进行充气。轮胎充气数据通常显示在轮胎胎壁上,有关轮胎气压说明的标签贴在驾驶员侧前门侧壁,以及行李舱盖的内壁或手套箱门内侧等处。如果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轮胎充气不足,将导致悬架角度和行车高度的测量值不精确。轮胎的磨痕、羽状磨损、槽形磨损或其他不均匀磨损现象都可以通过目视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轮胎胎面磨损指示标记,就能目视检查胎面深度。这些指示标记是轻微凸起的窄条,通过胎面基面从轮胎肩一侧跨到另一侧。当外胎的面磨损量在6 mm以内时,磨损指示标记与胎面表面相平齐。 9 I5 ~- z& z3 [
(2)目视检查 # @7 B2 `8 K4 l% ` C" j$ J
车胎磨损后,胎面纹槽不能尽快排除轮胎与路面间的积水,也就不能防止发生浮滑现象。浮滑现象不仅会造成转向失控,还会使制动作用降低或失效,从而使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这是极其危险的。
+ k7 E7 `. q3 _. \& s为了避免发生浮滑现象,修理技师应交待车主在积水路面要降低车速。较高的车速会增大水的阻力,产生浮滑现象。在有水路面上行驶时,水的压力会迫使积水垫在胎面之下,适当提高充气压力,较高的轮胎压力可以对抗这种水压,延迟浮滑现象的产生。 * b: \* L o* b; [) X: Y
(3)用深度尺检查胎面 : d2 m; _% h, I- `3 U( N! z
胎面深度尺比目视检查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胎面状态指示值,可以把胎面深度尺放置在胎面纹槽中测量轮胎磨损。这类深度尺的操作与铅笔式轮胎压力尺相似,并且读取数据的方式也大体相同。 2 e# F; I# l ~: D5 x. F
(4)用手去反复触膜胎面 1 Z! ?0 s0 g; R1 \2 R' \
也可以用手触摸的方式去检查轮胎胎面,手沿着胎面纵向触膜,以发现成沟槽形的或成深凹形的胎面磨损,手沿着胎面横向触摸以发现成锯齿凸起状的胎面磨损。
% D e% B: X' f( \% W2. 车轮振摆和跑偏 4 ^( U) T" b" ~) w; u1 P9 P
振摆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轮胎不稳定旋转的一种情况,车轮和轮胎的振摆是指不规则的上下或左右运动。左右运动就是指车轮或轮胎的横向振摆,上下运动就是指车轮或轮胎的径向振摆。与振摆有关的振动故障只能通过寻找振摆的来源以消除。振摆的修理通常包括车轮中轮胎的再组装或更换、车轮轴承更换、轮毂的更换或轮胎/车轮平衡等几方面。振摆是很容易被看到的。使车辆升离地面并且使车轮旋转,利用一静止物作为参照来观察轮胎胎面和胎壁。不论径向振摆还是横向振摆,对于静止物来说,轮胎都好象在移动。这种目视检查也可以用轮胎平衡仪来完成。千分表和夹具装置能够用来测量车轮和轮胎的振摆,车轮的振摆通常在车轮轮胎内缘处测量。 2 p& Z8 J* o6 ?3 j4 w" b0 |
跑偏是指车辆在径直道路上行驶,转向盘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车辆行驶方向发生偏移。跑偏通常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①轮胎结构变形(子午线轮胎横向力)。②轮胎配合不当或磨损不均匀。③前轮或后轮定位不当。④转向助力阀偏离中心。⑤制动调节不匀称或制动器拖滞。 , q. ~3 [- q2 g0 D
轮胎结构能导致车辆跑偏,例如,如果子午线轮胎内的垫带偏离中心,当车辆在路面沿径直方向行驶时,轮胎能产生侧向力。产生侧向力的原因在于轮胎不规则的结构,致使车轮向锥体一样滚动,沿一侧方向跑偏。而后轮很少出现跑偏现象。从车轮定位故障中辩认出轮胎跑偏是非常重要的,以便能完成适当修理。
; y# R# Y1 Q: l3. 轮毂和轴承
% E7 _+ W% _/ B; c% m车轮轮毂和轴承是振摆的潜在原因。过度的轴承磨损会引起振摆现象。车轮和轮毂凸缘处生锈和异物也可以引起过度的振摆。另外,如果轮毂双头螺栓安装孔钻位不当,轮毂双头螺栓振摆就可能超出规定极限。当车轮/轮胎总成振摆不能减小到容许极限时,则应卸下车轮和轮胎并进行检查。
# `; T* C2 z9 m+ @1 J4. 球头的检查 7 W" d3 p; w! A% ~/ H6 b
在检查球头磨损时,确认一下车轮轴承是否调节适当。检查球头油封是否有切口或裂纹。如果部分油封很难观察,可以小心地用手指去触摸油封是否有切口或裂缝。如果出现大量油脂,就证明油封已有裂缝。如发现了切口或裂缝,则应更换球头。
5 y/ e! a: E ^( |5 n' n. a为了检查车辆的球头状况,应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前悬架自由悬挂。握住轮胎的顶部和底部并试图使轮胎底部向内和向外移动,观察是否有与控制臂有关的转向节平行移动。
- `3 f7 O" x: E' w+ H6 a在接头处如果发现油封有切口或任何松动情况,则应更换球头。在检查球头的时候,应检查转向节支座处球头双头螺栓的紧固情况。这项检查是通过在摇动车轮和轮胎总成的同时感觉双头螺栓末端的移动情况来完成的,应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 L* v1 W' S+ M/ O3 i) t; m5. 转向横拉杆
6 @- C9 @* N; y; x$ N0 Q& V! p8 X转向横拉杆必须有零度自由间隙,但仍能允许悬架回转移动。转向横拉杆磨损后将导致转向盘间隙过大。齿轮齿条转向机构和标准循环球机构上的转向横拉杆均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检查。
! d, w# |& d( j# O2 |( I1 Q1 c6. 随动转向臂 # j0 }/ k0 q; `: L. W
当怀疑随动转向臂与振动有关时,一定要小心。在怀疑转向系统或悬架部件之间有问题时,请先排除下面可能与振动有关的原因:动力不平衡、路面不平整、振摆情况以及车轮和轮胎总成的各种力的变化等。 5 j4 [4 M6 z$ J& `# S& N
7. 减振器(电子水平控制) + E0 k' o! H6 l2 M/ h- @/ `
用于后轮驱动电子水平控制系统的空气可调减振器,在进行四轮定位之前应对减振器机械损伤或液体渗漏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有机械损伤或过度的液体渗漏情况,则应更换减振器。如果减振器外观看起来处于一种良好的状况,则可以进一步对减振器进行检测。通过工作台检查方式进行测试是通常的作法,有些减振器是通过将下部支架从车辆上拆下,同时上部支架仍与车辆连接的方法来进行检查的。
" e3 f0 N& X. k在通过工作台检查其状况之前,必须除去所有电子水平控制减振器中的多余空气。当电子水平控制减振器处于平衡状态时,在其气压腔内将产生一些气穴。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新装置中。当电子水平控制减振器从车辆上被卸下并平衡放置时也将产生气穴。为了除去电子水平控制气压腔内的空气,需要如下操作:①在减振器顶部朝上垂直放置时,手动向上拉伸减振器。②在减振器顶部朝下垂直放置时,压缩减振器。③反复进行5次拉伸压缩操作,确认是否所有空气都从气压腔内排出。
3 j; n; r# D! K8. 减振器(充气)
% \" C4 |- \4 B+ q充气减振器通常在储液罐中配置一个内部充满压缩氮气的空气腔。因为液体和空气不能混合,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是为了避免减振器产生气泡。减振器出现如下3种情况应进行检查:性能衰减、噪声和渗漏。
0 l% j8 n% c1 Y: X: J+ k4 ?采用下列步骤来检查安装在车辆上的性能衰减的减振器:①按轮胎说明上的气压标准对轮胎的气压进行检查和调节。②注意车辆正常行驶时的负荷状况。③快速压下并弹起最靠近被检振动处的保险杠角,以此方式轮流测试每一个减振器。在每次测试时施加同样的力,并注意在压缩和弹回时的阻力。将这些测试结果与可接受行驶性能的类似车辆进行比较。两个减振器应具有同样的阻力感觉,如果在右后和左后减振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则进入下一个检查步骤。④在能支撑住车辆的情况下至少能够卸下减振器装置。⑤拆下下部减振器装置端部。⑥在各种速度下,在两个方向以最大行程移动减振器。⑦将右、左减振器上的压缩和弹回阻力进行比较。弹回阻力通常大于压缩力,比例大约为2:1;左和右减振器上的压缩和弹回阻力必须对称;前、后减振器之间有一定差距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怀凝一个减振器有故障,则将其操作情况与一个确信无故障的减振器进行对比。 : `) \' e. b7 W; Z/ {
采用下列步骤来检查产生噪声的减振器:①检查所有减振器装置的紧固件。②如果所有装置端部完好无损,则根据充气减振器检查第3步骤的说明,对怀疑有故障的减振器进行检查。③卸下怀疑有故障的减振器的下部支架。如果怀疑其中一个后减振器有故障,则举升起车辆后桥,直至能够卸下减振器。④快速地将减振器推进,然后将其拔出,“咝咝”的噪声是正常的并且是可以接受的。⑤其他令人生厌的噪声可能在减振器行程过程中被发现。⑥如果听到的不是“咝咝”声的噪声,则应更换减振器。 # M! v; }( _, I: ]8 r
采用下列步骤检查减振器渗漏情况:①当怀疑车辆有故障时,应彻底拉出减振器以露出密封件盖表面。②检查减振器密封件盖表面是否有油液渗漏迹象。轻微的油液渗漏是可以接受的。允许密封件微渗漏目的是润滑活塞、连杆。减振器装有足够的油液,允许由于轻微渗漏而引起的油液流失。③必须更换渗漏的减振器。
' E6 r ?5 E+ U& ]9. 控制臂轴套 9 ~3 m( Y0 b* `/ ~
已磨损的控制臂轴套造成在各个方向上移动过度。这种移动将引起各种轮胎磨损、悬架噪声和操纵故障。当车辆在路面行驶时或在施加制动过程中,已受磨损的控制臂轴套将引起沉闷的移动声。
) T2 [9 I- D) |! y& Q. V控制臂轴套检查如下:①检查发动机舱的上控制臂轴套(如果适用的话),利用强光照射查看轴套的橡胶部件。只要橡胶部件还保持有弹性并且是坚固的,那么轴套橡胶部件如发丝般宽窄的裂纹就是可以接受的,若轴套破裂或损坏则应予更换。②举或起车辆并对下控制臂轴套进行目视检查,检查方式与上控制臂的方式一样。③检查车架和控制臂是否有与金属部件接触的情况。如果发现有金属部件互相接触的情况,则说明控制臂轴套已失效。④在转向停止点之间快速前后摇动车轮和轮胎总成,同时观察控制臂的移动情况。⑤在装配有麦弗逊式支柱的车辆上,当观察每一控制臂移动情况时,用一合适的工具将下控制臂内侧向一边撬起。如果发现有较大程度的移动,则将轴套更换。
( C' _. X$ E; H% t
欢迎光临 底盘菁英会 (http://www.autek.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